电影《血战许昌》(原名《许昌保卫战》)投资4600万,通过艺术手法,全景展现了1944年春地下党组织的抗日自卫团和国军新编第二十九师一道死守许昌,顽强抗击日寇的浴血战斗场景。影片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再现了许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抗战的光辉形象,展示了许昌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操。.
我姥姥(刘薇 饰)上学的年代正是闹鬼子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鬼子来抓爱国学生,而被抓走的学生又大多没有回来过。一天,姥姥被鬼子盯上,慌乱之中钻进大木箱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车。出站驶入山区时列车遭到游击队员袭击,队长将大木箱子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农夫(郭达 饰),不想就遇到一队 鬼子兵。巧妙地骗过搜查,农夫却被强令带路进入石桥村。进入石桥村,村里老小都加入到解救的队伍中来。不仅如此,村里埋设的地雷、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农夫拉车的驴也都让鬼子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尤其是个“罗圈腿”(潘长江 饰)。经过一天的巧妙周旋,姥姥和农夫配合打回村里的游击队员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之后,几个身怀绝技的江湖人物四处招摇撞骗,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成了粉醉日军秘密计划的关键人物。执行任务的小鬼子打过正规的国民政府军,根本没见过中国的江湖战术,几个周旋下来,小鬼子是晕头转向,如同无头苍绳,哈巴王八,熊样必露,根本找不着北……这中间究竟是发上了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上世纪90年代,专门制作历史纪录片的美国友人陆达路先生,在美国爱国华侨的支持下,多方收集到这些资料,并采访了当年在南京参加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东史郎和战后研究这段历史的中日美等国的历史学家,就历史事实进行多方考证后编辑制作了此片...这部纪录片与其他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资料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记录了侵华日军是如何杀害中国百姓的,其中很多是首次公开的镜头。比如日军将抓获的中国百姓捆绑起来,让士兵以此为靶子做刺刀练习;成百上千的中国平民被日军扔到淋满汽油的柴堆上活活烧死;被大屠杀场面刺激得精神失常的日军等等。当画面上出现日军一刀刀往中国人身上刺、如何将人头割下提在手中狂笑等血腥场面时,一些中学生吓得不由自主地身子往后闪。据说这部片子在美国播放时,曾有观众吓晕。这部纪录片中的一部分镜头是由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拍摄的。他于1912年至1940年在南京传教。他亲眼目睹了空前绝后的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者,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学医院和其他地方用摄像机为世界留存了这些惟一反映大屠杀的动态画面。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杨林(秦海璐 饰)自幼父母双亡,她被父亲年轻时的恋人收为养女。一晃数年过去,养母的儿子白文(叶静 饰)爱上了她,杨林一时不知所措,她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产生不了异性情感,她喜欢的是院里打架大王宝赢(许凝 饰)。年初夕,宝赢因打架伤人被警察抓走,后来被判了十年徒刑。在就业难的日子里,杨林姐弟相互温暖,终于萌发了爱意,就在这时,扁豆(张炜迅 饰)强奸了杨林,白文好友李超(李超 饰)目睹后无力相救,而白文则一直蒙在鼓里。几年后,刑满释放的宝蠃娶了他人,情绪失控的杨林杀死了毁掉自已的扁豆然后自尽,如梦方醒的白文彻底疯了.....
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京(指南京)沪杭地区。1949年4月20日,我百万雄兵分中、东、西三个集团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土崩瓦解。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继而攻克南京,切断浙赣线,占领杭州,直逼上海。为保护上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区建筑,解放军经过周密部署并作出很大牺牲后,终于5月27日解放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影片在展现这一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在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重要事件、重要矛盾的发生、演变和重要人物即历史事件的决策者、指挥者、参与者以及“活的历史”——当事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及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