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季,东北战场上激战正酣,东北民主联军已经由之前的战略防御转入到了战略反攻当中。蒋介石为扭转东北败局,派遣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接任东北行辕主任,陈诚提出了“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保护入海口”的计划,将其主要兵力放在长春、四平、沈阳、锦州等交通沿线上,实施“机动防御”和“重点防御”,扬言要恢复东北优势。 恰在这时,我三纵司令员曾克林调离,原四纵副司令韩先楚升任三纵司令员。 韩先楚刚一上任,即面临着严峻的战斗考验。东总要求三纵参加秋季攻势的作战,作战任务是全歼防守在威远堡至西丰一线的敌53军刘润川部国民党116师。这将是三纵第一次独立进行的大规模兵团作战,也将是韩先楚在三纵上任后指挥的头一仗,这一仗的成败与否对于韩先楚个人、对于三纵这支部队、乃至对于整个东北战场的形式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制定攻打敌116师的作战方案上,韩先楚与以三纵政委罗舜初为代表的众多三纵干部产生了意见分歧。政委罗舜初认为,53军三个师在开原以东和东北地区,相距不远,互为犄角。为避免两面受敌,我军应集中兵力,先歼灭西丰之敌,再向纵深扩大战果。司令员韩先楚却提出了一个奇兵色彩极浓,带有冒险性的方案。他主张以主力长途奔袭,直插敌纵深威远堡,乘敌不备,歼灭116师师部和1团,打乱其指挥。同时以部份兵力包围西丰之敌,相机歼灭其一部。如敌闻师部受击,回窜增援,就在运动中速战速决,而后再扩大战果。 在三纵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以韩先楚和罗舜初为代表的两派意见争执不下,双方决定把两个作战方案同时电报东总。最终,东总批准了韩先楚的作战方案。 1947年的中秋之夜,在司令韩先楚的指挥以及政委罗舜初的通力配合下,三纵的战士秘密急行军140里,在敌人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直插敌人师部威远堡。经过了艰苦激烈的战斗,仅以19小时就全歼了敌116师,并活捉了其师长刘润川。 奔袭威远堡是三纵首次独立歼灭敌人的一个整师,使三纵由此获得了“旋风部队”的美名,而一手成功策划指挥这一经典战斗的3纵司令韩先楚则被人形象地称为“旋风司令”。 从此以后,奔袭威远堡作为我军军史里奔袭战中的最经典战例,一直被人反复提及。
The legend of King Naresuan continues with this third of four chapters and tells the story of King N...
电影《台城1923》生动再现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县委即“两个第一”诞生的艰辛历程。安平县台城村爱国青年弓仲韬,心怀忧国忧民之志,在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悉心教诲和影响下,于192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乡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次年8月,在弓仲韬的带领下,选举产生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从此,这颗火种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中原大地,中国农村革命掀开了崭新一页。
青年军官梁超毕业于黄埔军校,他骁勇善战,北伐时屡立战功,当他面对红七军的时候,仗却不好打了。百色外围一仗,由于红七军营长黄勇飞的鲁莽、固执,梁超打了胜仗。但因为他违抗团长韦武命令,没有枪毙战俘红军伤员,被韦武以战场违令为由降职。与梁超交手的红七军营长黄勇飞也因不服从命令打了败仗被降职,同样被降职的两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从此越发互不服气,屡屡对阵。
历史教师韩玉山、地理教师魏敏焕、体育教师孙猴子三人由于私自偷听收音机,被日本宪兵逮捕,押送到虎头要塞做劳工。为了使劳工大罗打消自杀的念头,重新鼓起勇气活下去,韩玉山提前宣布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战败的...